面对商标侵权指控,冷静应对并采取以下步骤是关键:
1. 确认侵权通知的合法性
核实信息 :确认对方商标的注册号、类别及有效期,通过国家商标局官网查询其有效性。
明确指控 :了解对方具体指控的侵权行为,如使用场景、商标相似度等。
2. 自查商标使用情况
对比分析 :评估你的商标与对方商标在字形、发音、含义及使用领域的相似性,判断是否可能引起混淆。
使用时间 :若你在对方注册前已使用该商标并具有一定影响力,可能享有“在先使用权”。
3. 评估抗辩理由
合理使用 :如描述商品特征(如“纯棉”)而非作为商标使用,可能不构成侵权。
商标无效 :若对方商标为通用名称(如“手机”)或缺乏显著性,可申请撤销其商标。
4.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
咨询律师 :知识产权律师可分析案件、拟定策略,协助谈判或诉讼。
风险评估 :律师可预估赔偿金额、诉讼成本及潜在商业影响,助你决策。
5. 协商解决或法律应对
主动沟通 :联系对方了解诉求,探讨和解可能(如修改商标、支付许可费)。
停止使用 :若存在侵权风险,暂停使用并下架相关商品,减少损失扩大。
法律抗辩 :若对方起诉,积极应诉并提供证据(如使用记录、市场调研)反驳侵权主张。
6. 收集并保留证据
使用证据 :保留商标首次使用日期、销售记录、宣传资料等,证明善意使用。
市场反馈 :收集客户反馈,证明无实际混淆发生。
7. 后续预防措施
商标注册 :尽快注册自有商标,避免未来纠纷。
定期检索 :定期检查商标数据库,监控潜在冲突。
示例处理流程
1. 收到通知 :某公司指控你在电商平台销售印有“Sparkle”标识的灯具侵犯其注册商标“SparkleTech”(注册类别11 灯具)。
2. 自查 :查询发现对方商标有效,但你的产品包装同时标注自有品牌“Luma”,且“Sparkle”仅描述灯光效果。
3. 律师介入 :律师建议主张合理使用,并提交证据证明“Sparkle”为描述性词汇。
4. 和解谈判 :协商后同意在产品说明中注明“Sparkle”为效果描述,并突出自有品牌“Luma”。
5. 后续注册 :注册“Luma”商标,避免类似问题。
提示 :商标侵权可能涉及高额赔偿,但积极应对常能降低损失。优先通过律师沟通,避免自行回应导致不利陈述。